星期一, 9月 12, 2011

桃姐

桃姐


桃姐

桃姐
葉德嫻主演《桃姐》在威尼斯影展封后,是對認真從事本港電影事業的幕前幕後人員的一種肯定。影片獲獎,有助港內外名利雙收,顯示要拓闊港片市場,不一定要獨沽一味靠特技大製作。

香港人最熟悉的外國電影獎項是奧斯卡,主要是荷里活的圈內遊戲,得獎者絕大部分是荷里活製作。本港等世界多處地方都有真正國際化的影展,當中最受注目的三大影展是威尼斯、康城和柏林,得獎者來自五湖四海。

這些影展的選片,主要視乎藝術表現,故此會出現不少商業價值不很高和比較冷門的作品。獲獎是對影片成就的一種肯定,雖然不會令一齣好電影更加好,但會打響名堂,增加這些作品對發行商的吸引力,製作人員和演員的「商業價值」因而得到提高。隨着大眾對電影水平的提升,國際影展在各地開花,已經形成了另類市場。

葉德嫻得獎憑實力
在這個市場如魚得水的港人,首推導演王家衞,他和不少嚴肅製作人往往有出色作品在各地參展,逐漸發揮「品牌」效應。本港至今已經有四位演員在上述三大國際影展中獲評選為最佳演員。當中張曼玉和蕭芳芳先後在柏林封后,梁朝偉在康城稱帝,現今威尼斯的港產帝后空缺,終於由葉德嫻填補。

這些獲獎者的一個特點,就是工作態度認真,在這些國際影展得到的獎項,不是透過一些非演出的因素吹捧出來的。宣傳、名氣,都不及實力來得重要。尤其是葉德嫻,在港不是一級賣座紅星,但始終保留一批不隨波逐流的知音人。

葉德嫻唱歌出身,開演唱會聲明要觀眾準時進場,全熄手機,顯示對歌唱本身的尊重。她八十年代退出歌壇,原因是唱片製作不認真,歌手又要做許多與音樂無關的工作。在唱片界包裝比歌喉更加賣錢的年代,她急流湧退。

惺惺相惜締結精品
這種認真的態度,亦反映在她的電視和電影工作表現。在威尼斯獲獎前,她已經憑其他作品取得多個本港和台灣獎項。香港觀眾印象最深的,反而是她沒有獲獎的《法外情》,與飾演兒子的劉德華有精采催淚對手戲。

兩人在現實生活中建立惺惺相惜的關係,導致本已息影的葉德嫻答應劉德華復出演出《桃姐》,劉德華甘願在片中擔作葉德嫻的「綠葉」。此外,劉德華為導演許鞍華牽綫引入內地資金,同樣是受到許鞍華以往作品所打動,希望能夠參與影片製作,並且以自己的名氣增加影片的叫座力。影片的孕育,則來自一段認真對待人生和感情的賺人熱淚真人真事。

《桃姐》的面世,顯示香港不乏有心人要拍令人感動的好片,就算影片商業價值不高,仍然值得出錢出力認真製作。本港影業難以回復黃金時代的產量,用心製作精品,是振興電影事業的其中一條出路。

桃姐
引用自:《桃姐》名利雙收 靠認真待人待物

桃姐 影片
影片:【桃姐】葉德嫻 威尼斯 封后HD

網誌存檔